行业新闻
吉鸿昌旧居里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沉浸式展演接连上演
盛夏的和平区中心花园绿树成荫。不远处,一座矗立于满目青翠中的“红楼”格外显眼这里曾是抗日英雄、爱国将领吉鸿昌生前最后的居所,也是将军在津开展抗日活动的地下联络站、秘密印刷所。
红色资源整体盘活,历史遗存绽放新彩,吉鸿昌旧居自去年年底重新开放至今,持续推出的沉浸式展演《国魂》以新颖形式令观众更直观地感受革命先辈的气节与情怀。近期,由“95后”担纲主力的运营团队又在酝酿推出全新的沉浸式科技智慧游《红楼秘影》,意在继续架起红色血脉的赓续桥梁,让百年红楼回响起时代新声。
位于花园路5号的吉鸿昌旧居始建于1917年,因建筑外墙由红砖砌成,因此又被称为“红楼”。1930年,吉鸿昌购得这座三层小洋楼,并于1931年举家来此居住。2024年11月24日,在吉鸿昌慷慨就义90周年纪球速体育念日之际,精心修缮后的吉鸿昌旧居再现光彩,“民族英雄吉鸿昌生平展”也同期展出,成为人们近距离接触革命历史、感悟革命精神的红色教育阵地。
今年3月,天津北方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吉鸿昌旧居推出沉浸展演《国魂》。展演以整个旧居为舞台,通过演员的表演,将展板和展品所讲述的故事现场演绎出来。通过在不同展室里实景演绎的“赠碗共勉”“光荣入党”“不幸被捕”“英勇就义”四个片段,鲜活展现了吉鸿昌心系家国的赤子之情与不屈不挠的英雄事迹,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段峥嵘岁月,与革命先辈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特别是演到吉鸿昌将军英勇就义的时候,给我带来很大的震撼。”观众高伟成感慨道,“那间展室里的将军塑像,定格在他被押赴刑场后毅然拒绝跪地,坚持坐在椅子上直视敌人枪口的瞬间。当演员们在这里活生生地重现将军壮烈牺牲的那一幕,我感觉自己真切走进了他的人生,以前在书本里看到的文字仿佛更有温度和力量了,这种触动直击心底。”
这个给许多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片段,凝聚着革命先辈的精神,也倾注了青年演绎的心力。刚拿到剧本时,这些“95后”们读着读着就不禁热泪盈眶,饰演吉鸿昌的霍正斐甚至坦言“不敢演”。“吉将军受尽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却始终坚定,还直视敌人枪口,泰然面对死亡冲击力太强了,这是一种怎样的强大精神?”为了演好这个片段,年轻人潜心研究,广读史料,在吉鸿昌的点滴故事里中找到“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的凛然正气,从他挺直的脊梁里找到“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铁骨铮铮,在一次次表演细节的打磨中,更好地向观众传递精神力量。
《国魂》的导演胡鹏宇告诉记者,团队原本打算在一处更为开阔的区域演绎这段情节,但最终还是决定在复原展室里、在将军雕像前呈现。“虽然我们无法百分之百复刻历史,但我们会以最大的赤诚完成这场当代文艺工作者、后代孩子们对先辈的致敬和缅怀。”胡鹏宇说。
这球速体育种沉浸演绎的讲解形式拉近了当代观众与历史的距离。《国魂》推出后,吉鸿昌旧居的观众数量日渐增加,截至目前,展演已演出近百场,后续还将继续丰富剧情,融入更多不同展室的场景,同时增加与观众的互动交流,让红色故事更富感染力。
持续打磨展演的同时,运营团队也在思考如何继续拓宽红色文化的传播方式。天津北方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纪昕表示:“目前,吉鸿昌旧居沉浸式科技智慧游《红楼秘影》已进入测试阶段。项目意在打造虚拟与现实交融的沉浸空间,通过线上的引导与谜题、线下的机关和线索相结合,让游客在参与探索、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会将军的精神。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建筑为舞台、历史为剧本、游客为主角的理念,推出更多内容,让红色文化从静态陈列走向动态传承,继续探索沉浸式业态与城市文脉的深层共鸣。”(记者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