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拒绝标签化!“不息的涌动”呈现她们的智慧与时代的脉动
由上海油画雕塑院主办的流变之境第二回:不息的涌动——2024当代女性艺术•长三角邀请展3月15日将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揭幕,邀请人们走进展览现场,在女性艺术家的作品中体会她们的情感与智慧、才华和勇气,并从中感受到时代的呼吸与脉动、文化的当代赓续和演绎。
策划这个展项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对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当代艺术生态的考察,探寻全球化背景下在这一区域创作和活动的艺术家们的工作状况、生存状态、创作特征及其独特的艺术思考与表达,研究当代性、本土性及地域因素如何在基于艺术家个体的经验和创造中予以融合的呈现与生动的反映,以及其具体方法和实践路径又是怎样。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江梅说。流变之境两年前由她发起,作为一个持续性的展览项目,今年是第二次举办。
考察中我们关注到了这个区域中当下女性艺术家的创作现状,发现她们在工作上的卓有成效。她们以开放的视野、独立的思考、坚韧的探索,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切入历史、文化、自然、社会、生活、生命等诸多层面,通过敏锐的感知、深刻的洞察,以及对艺术媒介、手法的深入研究,创造出富于表现力和生命力的艺术作品,形成风格多元、形态各异的艺术风貌,也成为有必要加以持续关注、考察和研究的一系列艺术现象。事实上,这些当代女性艺术家,在面对中国艺术的现代性发展和当代化转化的共性问题时,由于女性身份及其所承担的多重社会角色,在今天的现实与生活中依然会面临并产生一些特殊的问题及经验,这些为我们考察和研究这一艺术现象提供了更丰富的面向和维度。江梅透露,首届流变之境展于2022年初秋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举办,是从绘的概念出发,邀请长三角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15位女性艺术家参加,展开从绘画的媒介、方式到思维与观念的探讨。此次第二届流变之境展,扩展了艺术媒介,增强了雕塑、装置和新媒体作品的比重,与上一届相比,可以说更综合概括地呈现了长三角地区当代女性艺术创作的现状,并反映出一些新的艺术倾向——今天女性艺术创作呈现积极生长的态势,和源源不断的内生的力量。
本次展览由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馆长傅军担任策展人,她说,主题不息的涌动,既是对女性生命状态某些原发性或本能性的一种诗意描述,也是对女性艺术之路的一种形象比喻,更是一种期许和互勉。来自长三角的18位优秀当代女性艺术家的近90件(组)作品应邀参加本次展览,她们分别是鲍莺、毕蓉蓉、丁蓓莉、高珊、黄燕、李秀勤、李依祎、梁曼琪、刘华新、刘曼文、毛进、石至莹、唐天衣、汪莺莺、应歆珣、应颖、张如怡、朱智伟。
一个社会的活力与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个体生命力的涌动。本次展览聚焦于具有当代文化精神的女性艺术家,她们将内在的生命力转化为艺术的创造力,以女性特有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持续不断进行探索、创作、表达和行动。出于对当代女性艺术家创作生涯中专注性、持续性、稳定性的高度关注和支持,我们对参展作品作了精心挑选,力图让每位参展的当代女性艺术家的创作,既具有代表性又有一个脉络性的呈现。傅军介绍,基于对展览描述与空间叙事的需要,展品分作媒介之维时空之维景观之维人性之维四个单元。
我们希望通过展览,给观众构建起一种具体可感的作品和空间的关系。因此摒弃了过往女性艺术展览相对标签化、浅表化的做法,更重视艺术创作本身。事实上,过分强调女性艺术的表征,或者过分忽略女性艺术的特质,都不是女性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真实状况。她说,如今,女性艺术已球速体育Welcome经成为当代艺术史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并有了崭新的面貌。它不再特别强调一种对抗性,而是展现女性自身的体验和感受,因此获得到了新的诠释和更宽阔的发展空间。随着视野的拓展、思维的延伸与技术媒材的更新,在活跃的当代艺术现场中,女性艺术家给我们提供了日趋丰满的观看与研究视角。
记者了解到,配合展览,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将举办四场公教系列活动,分别是:3月15日学术研讨会: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现状与挑战;3月19日策展人导览;3月30日学术会客厅:文化艺术领域的女性力量;4月12日学术会客厅:当代女性艺术·跨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