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印见荣光》《大众篆刻十八讲》新书分享交流会在京成功举办
融古铸今,印见时代荣光!2025年7月15日上午,以“守正创新,让篆刻艺术走向大众、服务大众”为主题的新书分享交流会在中华世纪坛一层展厅活动区举行。活动由西泠印社理事江吟主持,汇聚出版界、艺术界专家与广大篆刻爱好者,共同见证新时代大众篆刻艺术的蓬勃生机。
《印见荣光》《大众篆刻十八讲》编写组主要成员周威涛生动介绍了《印见荣光》的亮点与特色。该书精选全国职工优秀篆刻作品,以“小印章”承载“大题材”,深情礼赞百年工运伟业,是主题性大众篆刻创作的典范。
中国美协理事、中国书协理事、西泠印社理事容铁强调“守正创新”是大众篆刻的核心。他指出,两本书的出版,是篆刻艺术从书斋走向广阔天地、服务人民大众的重要里程碑,体现了传统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功实践。
大众篆刻系列展览策展人,北京歌华传媒集团艺术总监李丹阳精辟概括了两本著作的核心内容与互补关系。《印见荣光》以丰硕的创作成果展现了职工群体的艺术创造力与时代精神;《大众篆刻十八讲》则系统构建了大众篆刻的理论体系与实践路径,为普及推广提供了坚实支撑。
西泠印社出版社总经理来晓平分享了《大众篆刻十八讲》自2024年5月出版以来的热烈反响。该书首印即售罄,累计印刷达20000册,入选多个国家级重要书单,其提出的“印六言”(言美、志、情、趣、事、史)、“印六化”(主题化、数字化、材料多元化、制作智能化、推广网络化、应用生活化)、“印六进”(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景区、进国际)理念,有效破解了篆刻普及难题,深受学校师生、企业员工及专业爱好者好评。
高等教育出版社重点著作编辑室主任马俊华深入阐述了新时代大众篆刻的创新思路。他强调,篆刻发展史本身就是创新史,大众篆刻的创新是“全面综合的创新”:在材料上,突破石材,研发推广空心玻璃微珠等新型环保材料;在造型上,融合现代艺术球速体育Welcome设计,直观展现印文内容;在技术上,拥抱数字化设计、机器制作(如激光雕刻、3D打印)和人工智能,让篆刻创作更安全、高效、时尚,契合球速体育Welcome青年一代需求。他特别指出,大众篆刻是思想解放、锐意创新的产物,其本质是“以印章形式进行汉字设计的艺术”,核心价值在于传承汉字文化,培养创意创新的能力,不能以“是否手工”作为评判标准。
本次分享交流会是一场关于传统文化如何焕发时代生机、高雅艺术如何走入寻常百姓的思想盛宴。充分展现了大众篆刻艺术在内容主题、表现形式、技术手段、传播路径和受众范围上的全方位突破。《印见荣光》以艺术铭记百年工运荣光,《大众篆刻十八讲》则为这门古老艺术的普及与传承铺设了理论基石与实践通途。两书珠联璧合,共同书写着篆刻艺术在新时代的华章。随着其理念的深入人心与实践的广泛开展,大众篆刻必将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进程中发挥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