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球速体育:山水有形意铸无界“意铸山水——张新宇雕塑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启
中国美术馆主办的“意铸山水——张新宇雕塑作品展”于5月23日与观众见面,展出张新宇教授的部分代表性作品10余件。
2.张新宇教授以雕塑语言重塑东方山水精神,将山水的“气”“韵”“笔”“墨”“景”“思”转化为雕塑的体量、节奏与空间叙事。
3.此次展览以“意铸”为舟,以“山水”为楫,邀观者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线.
“意铸山水”,是张新宇以雕塑语言重塑东方山水精神的宣言。此次展览以“意铸”为舟,以“山水”为楫,邀观者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张新宇早年负笈中国美术学院,深植传统雕塑根基,后以学者之思、师者之心深耕于浙江工业大学并创立艺术创新设计研究院,在公共艺术与雕塑创作领域开辟出独特的学术路径。他以现代雕塑语言解构传统山水意象,在凝固的金属与石材间注入流动的气韵,塑造流动的墨迹,使静态的造型焕发出动态的意境,以雕塑本体语言表达对中国写意美学的理解。张新宇之作,将山水的“气”“韵”“笔”“墨”“景”“思”转化为雕塑的体量、节奏与空间叙事,并以材质的独特性格表达中国文化哲思与诗意理想精神追求,诗性塑造山水之势、之态、之质、之意。
值得关注的是,张新宇在公共艺术设计与规划领域的实践中为雕塑注入人文关怀。他尝试将“山水即人境”的东方智慧,融入景观中移步异景的空间营造。
张新宇的雕塑作品始终保持着与空间的深度对话,期待他以山水的人格化不断抒写雕塑的新诗篇。
2021年获设计影响中国2020 ~ 2021年度景观设计类十佳精品案例
2017年获“2017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优秀奖
1990至1995年就读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雕塑本科1999年至2001年就读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班
学术兼职:中国美术家协会公共艺术委员会委员、入选浙江省文艺名家计划、浙江省雕塑学会副会长、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球速体育Welcome事、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负责人、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
一、作品创作:作品参展获奖60余项,多次获得国家级专业奖项,比如:作品《看山还是山》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展雕塑展并评为进京作品;作品《看山还是山》入选“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览”并在意大利国家现当代美术馆展出;作品《山水》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设计作品《新丝路――杭州钱江新城雕塑公园概念设计》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并获奖提名;作品《观》获得中国姿态第四届雕塑大展“中国公共艺术学术奖”;作品《速度之光》入选第九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作品《映景》系列入选第五届长春世界雕塑大会专题展并获得中国雕塑家才艺奖;作品球速体育Welcome《潮起》入选“青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雕塑展”并获得“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丝路雕塑奖”;多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重要机构收藏。
二、学术研究: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近10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专著与作品集4部,外观设计专利近50项。学术研究聚焦城市空间艺术创新设计研究,比如主持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跨界融合之美”--中国公共艺术与科技国际交流高级创作人才培养计划》;主持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资助项目《看山还是山》;主持国家文旅部文化艺术研究项目《文化与科技融合下城市公共空间艺术营造研究》;主持国家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城市公共艺术与科技的协同创新规划研究》;出版学术专著《吾城吾形--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之新探索篇》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国家级出版社)等。
三、公共艺术:张新宇教授团队创作了大量的城市公共艺术精品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比如:公共艺术作品《西溪且留下--静水流声》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展 ,《马叙伦》雕塑作品落成后,两位副国级领导先后参加揭幕、视察参观,并给予高度评价,由民进中央颁发了荣誉证书等;公共艺术作品《日月同辉》入选“为中国而设计”第十一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展览 ,公共艺术作品《吉贤园》获2013年度全国优秀城市雕塑建设项目年度大奖;公共艺术作品《瓯江魂》获浙江省第二届城市雕塑评选二等奖;主持了杭州临安区滨湖新城公共艺术规划、衢州文化小品进公园公共艺术规划、杭州会展新城公共艺术规划等多项城市公共艺术专项规划,其中郑州城市雕塑专项规划获2023年度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一等奖。
四、学术活动:作为艺术创新设计研究院及学科负责人,一直致力于艺术设计学科的平台建设与学术影响力,近年来组织举办各类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专业竞赛活动30余次,比如:2017年组织举办“科技与艺术的多重触点”全国设计学学科发展研讨会;2018年主持“设计的可能性”杭州国际设计学术论坛;2019年组织举办“和界”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成果展及全国学术论坛;2021年主持举办第19届亚洲设计学年奖;2021年组织中国衢州公共艺术方案全球征集活动;2022年“醉艺江南”中国黄酒小镇雕塑作品全国征集活动;2024年组织杭州“西溪且留艺--溪客讲堂”系列高端学术活动等。
五、教学成果:教学成果丰富,核心期刊发表教学论文5篇,省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7项,指导学生专业竞赛获奖多项。比如:《工科背景下的艺术设计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指导学生在长三角大学生上海地标设计大赛中获奖,作品:“沪上港 启航”荣获铜奖,并且入围最佳规划奖;指导学生作品《生长数据型公共艺术景观概念设计》在第十八届亚洲设计学年奖中获得金奖,并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