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速体育-打造全网最专业的球速直播平台

《教育时报》整版报道中牟这所学校!快来围观→-球速体育welcome

行业新闻

《教育时报》整版报道中牟这所学校!快来围观→

2025-03-05 06:02:55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实施“两全六类智慧+”特色课程,扎实开展“5+2”课后服务,构建三级社团课程体系为学生个性发展搭建舞台。

  ■对各个阶段教师实施针对性培养,开展“大教研+小教研+集体备课”备课模式,注重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

  ■中牟县晨阳路学校走特色“超紧密型融入式抱团发展”路径,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晨阳”力量。

  走进中牟县晨阳路学校(以下简称“晨阳路学校”),只见雕塑、喷泉、广场、花园交错融合,智能教室、创客中心、体艺馆、“悦读”空间整齐坐落,文化墙、文化石、展示栏无声浸润,红墙绿荫之间幸福学子恣意奔跑……看了教育时报记者的描述,你能想象这是一所建校仅有8年多的农村学校吗?

  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否定的,而这就是晨阳教育人建校之初发自内心的期待和目标——彻底打破人们对乡村学校“校园破烂、墙面掉皮,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个老师”的传统印象。

  从建校时400余名师生到如今近5000名师生;从默默无闻到成为拥有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等近200项荣誉的名校;从一枝独秀到建成全县第一个教育集团,带动“一校四区”协同发展……晨阳路学校不仅实现了办学规模十余倍的增长,也成为远近闻名的标杆学校。

  “办学思路决定学校未来!”面对教育时报记者的疑问,晨阳路学校校长李志刚的这句话,道出了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作为中牟县教育局大力支持建设的农村社区九年一贯制学校,晨阳路学校肩负着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重任。“学校首任校长周瑞增有很强的前瞻思维,在他看来,特色是衡量一所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在建校伊始,我们就确立了‘创优质加特色学校,育全面加特长学生’的办学理念,培养具有良好品行、健康身心、创新能力的未来合格公民,全方位打造独特的晨阳教育生态体系。”李志刚告诉教育时报记者。

  深入采访中教育时报记者发现,在晨阳路学校,育人目标绝非束之高阁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在践行。学校构建“两全六类智慧+”特色课程,开设科技创新、体育艺术、理想信念、积极心理、劳动实践、基本素养六大类特色校本课程,每周一节或两周一节,写入课程表,推进学校课程体系特色化、精品化发展。

  “晨阳路学校的科技创新课程以人工智能和创客社团为抓手,引进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课程,并衍生出编程、无人机、激光雕刻等8个创客社团,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学校负责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师陈婉丽介绍道。

  漫步校园,教育时报记者真实感受到“智慧晨阳”的魅力,学校标准理化生实验室、科学室、地理室、微机教室等应有尽有,有占地800多平方米的物联球速体育网创客空间,涵盖机器人、航模、海模、无人机、3D打球速体育印、木工坊等多个方向的科学教育实践教室,以及配备电磁探秘、声光体验、运动旋律、数学魅力、节能环保等主题展品60余台的校园科技馆,让人体验到满满的科技感。

  为了让农村的孩子有机会在科技创新中展示自我、开阔视野、增强自信,学校不仅每年举办“科技嘉年华”,还积极参加高规格的科技赛事。学生在电脑动画、机器人、创新编程、智慧交通等众多项目中获奖100余人次,学校也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教育创新学校、河南省科技活动特色学校等荣誉。

  在晨阳路学校,与人工智能课程同步发力的轮滑课程同样耀眼。学校把轮滑运动作为体育课的必修内容,采用“体育课全员普及+课后社团提升”的教学模式,聘请世界冠军、国家健将等专业教练团队对全体学生进行授课辅导。

  “为了让有天赋的学生实现专业发展,学校还开设轮滑专班,让学生学习自由式轮滑和速度轮滑。学校还从轮滑课程中延伸出轮滑球、旱地雪橇、陆地冰壶等多个冰雪项目社团。学生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国家、省、市级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更有学生因轮滑特长被选入省队进行更专业的训练。”学校大队辅导员舒会桐说。

  由于学校轮滑特色发展迅速、成绩亮眼,近年来接连承办全国社区运动会暨河南省春季轮滑赛、河南省学生校园冰雪比赛等大型赛事。2024年7月,郑州黄河(第七届)轮滑锦标赛在学校隆重举行,“本土作战”的五(6)班学生李木子一举摘得速度轮滑项目1000米铜牌。“以前我个子矮还经常生病,坚持学习轮滑后不仅让我更健康了,还让我更自信、更有毅力。”李木子说。

  轮滑课程之外,学校还用心打造排球特色,聘请河南女排队员杨丰屹和中国男排超级联赛主力队员巴龙两位国家级运动健将长期专职担任排球教练,在指导学生锻炼身体的同时,也让学生在科学系统训练中掌握更多排球运动技能。

  2023年,学校排球队参加河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学生组排球比赛,在28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初中女子组第6名、初中男子组第6名的佳绩;2024年,学校排球队再次出征,参加河南省第二十届学生排球锦标赛,获得初中女子组第6名、初中男子组第5名……一项项成绩的取得,有效提高了学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此外,学校还在实施六大类特色课程基础上,扎实开展“5+2”课后服务,构建三级社团课程体系,包括8个特色社团、30个校级社团、90个年级社团,为学生个性发展搭建舞台。

  采访当天,一则通讯报道在晨阳路学校教师朋友圈刷屏,报道的主人公是学校教师刘梦梦,一个以校聘老师身份走上讲台,并一步步从副班主任成长为年级主任的年轻教师。去年11月,她参加“国培计划”农村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在北京上了一节展示课,赢得满堂喝彩。

  “刚建校时,我们只有22名老师,一个县骨干教师或名师都没有,那时哪会想有一天我们的老师能从农村学校讲到北京去。”站在全体教师大合影照片前,晨阳路学校小学部校长朱小磊不禁感慨。

  作为一所有着300多名教师的学校,晨阳路学校始终将教师成长放在重要位置,搭建“新任教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名师”的梯度培养体系。

  “在该培养体系中,教师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安排针对性的活动。如在新教师的培养上,我们常态化开展精细规范上课、作业设计、个性化辅导等多方面的专业培训,根据教师的实际需要定期邀请全国和省、市教育专家到校做讲座,动态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互助活动等;在骨干教师的培养上,我们则着力搭建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平台,目前学校建有省乡村首席教师朱小磊小学语文工作室、中牟县刘小平小学美术工作室等各级各类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4个。”朱小磊告诉教育时报记者。

  此外,晨阳路学校格外重视校本教研工作,特别开发了“大教研+小教研+集体备课”备课模式。其中,大教研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对教育教学中阶段性的政策方针进行教研,每次设定一个主题,围绕主题长期探讨;小教研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根据本学科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教研,每2周一次;集体备课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以研读课标、分析教材、研磨教学设计等为目的,每周进行3次。

  “专业发展之外,学校还特别注重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如每年举办最美教师表彰活动,在隆重的颁奖典礼上,邀请对老师有特殊意义的嘉宾为其颁奖;为退休教师举办温馨的欢送会;为老师提供免费教师公寓等。”学校副校长朱坤峰补充道。

  “中牟县万滩镇,一个常住人口2万人左右的乡镇,曾一度因教育质量严重落后,学生大量流失,面临全镇一年级新生不足50人,全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不超过500人的窘境。每当家访时,老百姓给我们的差评和家长躲避的目光,都让我很惭愧……”

  向教育时报记者讲述的人名叫周敏,一位在万滩教育土地上耕耘19年的小学校长。2022年,为万滩教育深深担忧,却无力改变的她看到了转机——

  2022年8月,在中牟县教育局的支持和指导下,快速崛起的晨阳路学校承载着“复兴”万滩教育的期盼和使命,建起全县第一个教育集团——中牟县晨阳路学校教育集团,包括晨阳路校区、万滩校区、董岗校区、向阳校区,形成“一校四区 ”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与很多教育集团不同,晨阳路学校教育集团走的是超紧密型的融入式抱团发展路径。”李志刚介绍道,“所谓‘超紧密型的抱团发展’,是指集团分校区与核心校区办学理念统一、课程设置统一、规章制度统一、师资调配统一、教学教研统一、活动开展统一等完全融合式的管理模式,所有教育教学和管理均由集团统一安排。每年,集团核心校和分校教师跨校走教,比例不少于分校教师人数的50%,孩子们喜爱的人工智能课程和轮滑课程也开到了每一所分校里。”

  晨阳路学校教育集团小学部教导主任姚佳会作为第一批跨校走教的老师,已在董岗校区坚守2年多,也亲身经历着董岗校区师生由70多名增长到如今的260余名。“我和6名骨干教师踏入董岗校区后,便一头扎进教学改革探索中。课上,我们精心设计趣味环节激发学生兴趣;课后,我们为基础薄弱的孩子答疑解惑。我很高兴能亲眼看着一个个孩子变得自信大方、积极好学。”姚佳会说。

  如今,晨阳路学校集团化办学迅速提升了万滩镇的教育教学水平,让万滩镇的老百姓对万滩教育有了信心。两年间,千余名学生回流,万滩镇也彻底摆脱了往日的教育发展困境,教育质量显著提高,教育的口碑越来越好。

  晨阳路学校门口有一座巨型文化石,上面刻着“仰望星空,脚踏实地”8个字。脚踏实地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学校,仰望星空为每一位学子插上追逐梦想的翅膀,晨阳路学校正大步向前!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