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石刻艺术博物馆最有名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六骏”石雕了。老爸对这个碑大感兴趣
从小雁塔出来之后,时间已近中午,在小雁塔门口吃了个北京烤鸭(老爸实在吃不惯西安食物,太油腻),然后往碑林博物馆。
中国有四大碑林,而陕西省的西安碑林博物馆,以碑石之多、价值之高,名列四大碑林之首。它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历经9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收藏碑石最早最多的艺术宝库。
碑林博物馆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庙宇式建筑群。它的前半部分是由孔庙改建而成,至今仍处处可见孔庙的痕迹。
高大的牌坊叫做“太和元气坊”,是明代的建筑,由华山西岳庙移过来的,采用的是四柱三檐。
两个半圆形的水池是孔庙特有的建筑。按照古代制度,国家级孔庙内的水池为圆形,叫“辟雍”;地方级孔庙内的水池为半圆形,叫做“泮池”。“泮”是三滴水加个一半的半。 “泮”就是半个水池。孔子提倡学无止境,学问永远没有满的时候,就像这水池,永远也不可能成为满圆形的。在古代,只有考中秀才的人才可以走上泮池中间的小桥,当一回秀才。
进门之后的钟亭里陈列的是景云钟,因铸造于唐睿宗景云年间而得名。它用青铜制成,上面有唐睿宗书写的铭文。除夕之夜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的新年钟声就是以景云钟录制的。
大夏石马的主人是五胡十六国的大夏国国王赫连勃勃。与其他朝代相比,五胡十六国基本已是湮落的历史了,赫连勃勃百战百胜,绝对可称是五胡十六国的战神,他建大夏国,建统万城,修筑城墙如果锥子能插入一寸,就杀修筑的工匠一并筑入墙中。 统万城意思是“一统万邦”,可大夏国运短暂,仅存在了24年,而这件刻有大夏国年号的石马是至今唯一有文字刻载能够证明大夏王朝的实物。也是大夏国铁骑神骏征战南北的纪念与见证。
接下来看见的这块石碑是博物馆内形制最大、最华丽的《石台孝经》。《孝经》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编撰的讲的是孝道,提倡“事君如事父”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为此碑作释作序并书写,目的就是想表示自己是以孝来治理天下。此碑高近6米,碑身、背座、碑首由35块巨石组成。因为太大,只好向下延伸,在碑亭中形成一个方坑,向上则快到亭顶,显得顶天立地,气度不凡,因此被称为“迎客第一碑”。
接下是七个陈列室,展现各个时代的书法家名作。颜真卿、怀素、张旭、欧阳权、柳公权…..刚听这些如雷贯耳的书法家的名字,就足以让书法爱好者疯狂。 不过说实话,在这里书法爱好者看得如痴如醉,但对于我这个不懂书法、平时习惯于电脑打字的人来说,简直是在看天书。
清《关帝侍竹图》。图中有一竿风竹和一竿雨竹,仔细看此图由竹叶组成五言绝句一首:“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此诗图实为当时文人附会关羽而拼组的文字游戏之作。
清代《魁星点斗图》。此图以儒家修养的标准“正心修身,克己复礼”八字组成魁星形象,左手托砚,右手执笔,一脚翘起托一“斗”字,一脚立“鳖”字上,取魁星点斗独占鳖斗之意。形象生动,拼字巧妙,是文字游戏的上佳之作。
碑林博物馆不仅是因为“碑石如林“而著名,石刻艺术也驰名海内外。往石刻艺术博物馆而去。说句实话,对我这个不懂书法的伪历史爱好者来说,石刻看得更有兴趣。 石刻艺术博物馆最有名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六骏”石雕了。
六骏,指唐太宗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曾经骑乘作战的六匹骏马。相传图形出自于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之手。唐太宗营建昭陵时,诏令立昭陵六骏的用意,除为了炫耀一生的战功外,也是对这些曾经相依为命的战马的纪念,并告戒后世子孙创业的艰难。 六骏分别是白蹄乌,特勤骠,飒露紫,拳毛瓜、青骓,什伐赤,其中飒露紫和拳毛瓜两骏马石刻于1914年被盗运美国,现存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中。 站在这六骏球速体育Welcome之前,即使过了一千多年的风雨,依然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到战马和他的主人在战争中身冒箭矢、驰聘疆场的情景,仿佛与他们共同经历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献陵石犀,原来位于唐高祖李渊的献陵前,重达10吨,是用整块巨石圆雕而成。 这种犀牛的品种非常奇特,头上没有角,鼻子上方有一圆包,因此叫做“圆帽犀”。原产于东南亚一带,现已灭绝。据史料记载,唐初林邑国,也就是今天越南顺化一带,以这种犀牛向唐王朝进贡,李渊非常喜欢,建造献陵时,唐太宗李世民就特意把石犀置于陵前。
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算法推荐举报电话未成年人/违法和不良信息/算法推荐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