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百科
球速体育Welcome:古埃及文物上海“出差”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美内普塔生活在3000多年前,是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第四任法老。2024年7月,一座高约2.4米、重约两吨的美内普塔雕像,随“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来到上海,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南门口“迎客”。
包括美内普塔雕像在内,此次来上海“出差”的共有来自埃及国家博物馆等7家埃及重点博物馆及萨卡拉考古遗址的788件古埃及文物,其中超95%的文物是首次来到亚洲。一年多来,该展创下了全球博物馆单个收费文物类特展参观人数的最高纪录。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从球速体育Welcome上海博物馆获悉,截至2025年7月28日,展览已接待观众近260万人次,闭幕时预计接待观众将超270万人次,其中近七成观众来自外省市和海外。受展览持续火爆的带动,埃及旅游和文物部表示,近期埃及入境游中国游客数量同比增长65%。
上海市民刘女士对古埃及的法老雕像、头饰、挂坠、项圈等很感兴趣,认为观展既能增加文化素养,也是一种审美积累。“这些文物漂洋过海来到上海,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看见文物真品,了解文物的故事,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
上海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有别于以往国内古埃及文明题材的展览皆为从欧美博物馆借展、以西方视角进行叙事的方式,本次展览由上博联合专家团队自主策划,通过一部通史和两个专题展开独立叙事,展示来自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并甄选若干中国文物进行“对话”展出。
从北京来上海出差的梁女士特意留出时间去看展,她很喜欢“对话古埃及”的主题,认为观展就像“和另一个文明打招呼”。“展览不是只把文物摆出来让你看,而是通过设计、展板和文字说明,进一步引导我们去思考文明间的异同。”
来自浙江的游客闻先生是资深博物馆爱好者,这次观展给了他很多灵感:“古埃及石碗上刻的王名图案,与良渚玉璧上刻的鸟立高台符相似,说明不同文明的先民有某种共同的生活经验与思考。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如此之多且清晰,但还留有一些未解之谜,让人联想到中国的甲骨文也尚未完全破译,期待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未来能有新的研究成果。”
与展览同步推出的,还有涵盖文创产品、线上游戏、餐饮服务、元宇宙展厅、特色文创体验等多元融合的“文化套餐”。例如,上海博物馆联动社会创意资源推出埃及展文创产品1200余种,销售总量近265万件;开展文创活动449场,覆盖观众近23万人次,文创活动及周边衍生产品营收超4亿元。
作为文创产品爱好者,刘女士听说展览闭幕前一周,文创商店将推出促销活动,打算再去一趟“扫货”。在她看来,这次展览配套的文创设计品类繁多,而且“脑洞大开”:“毛绒挂件有特殊香味,白猫金属冰箱贴的黄金面具可以打开,法老‘同款’头饰、项链穿戴效果很不错,法老的帽子还被做成了干发帽,既实用又有趣。通过文创,古埃及的历史有了更多具象化的表达,观众能把文物的故事搬回家。”
展览期间,上海博物馆还打造了一系列活动和服务,让博物馆真正成为城市的“文化会客厅”。
“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将于8月17日闭幕。上海博物馆在展览闭幕前一周连续开放168小时,打造“博物馆不眠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