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百科
建德“影”领文化新高地
盛夏的建德,17℃新安江上薄雾轻笼,远山如黛。这水墨画卷般的山水间,千年文脉与当代创意正悄然碰撞
当传统根脉遇上创新火花,何以能在建德这片土地上,让文化开出灼灼繁花?答案,或许藏在非遗铜艺远渡重洋的匠心传承里,在影视基地灯火通明的拍摄现场中,在古城街区宋韵雅集的欢声笑语间,亦在乡村田野“非遗+动漫”展演的火热氛围内
近年来,建德市以传统文化为根基,通过创新设计与现代商业模式的结合,推动文创产业走向国际舞台。
今年5月,杭州铜师傅文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铜师傅”)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上市,成为建德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铜师傅”的故事是建德文创产业升级的典型注脚。这家2013 年诞生于建德的企业,依托千年“失蜡铸铜法”非遗技艺,在政府扶持下逐步成长为行业龙头,不仅2024年销售额达5.7亿元,更在第89届国际手工艺博览会上惊艳意大利,让中国传统工艺以“收藏手办”的形式走进海外市场。
创新是“铜师傅”的突围密码。企业集聚年轻设计师与雕塑师,将传统铜艺与现代IP融合,拿下《变形金刚》《功夫熊猫》等热门IP授权,推出的全铜手办兼具艺术性与收藏性。“审美会变,但文化精髓不变。”创始人俞光的理念,让非遗技艺从博物馆走进日常生活其开发的文创作品中,既有复刻青铜器的传统摆件,也有融入国潮元素的家居饰品,线%,数百万粉丝遍布全国。
非遗铜艺的出海,是建德文创“走出去”的缩影。在意大利举行的第89届国际手工艺博览会上,“铜师傅”的功夫熊猫、敦煌文创等作品成为收藏热点,让“中国匠心”有了时代表达。这背后,是建德对文创企业“出海”的全链条支持:从协助申请国际展会资质,到搭建跨境电商渠道,再到推动非遗技艺标准化输出,政府与企业形成合力。
与此同时,建德现代数字影视产业园内的奇门影视文化传媒公司,凭借仿生机械物理特效技术,将“机械恐龙”从影视拍摄延伸至文旅展演,在宁波、常州等地引发热潮。其制作的“霸王龙”以硅胶皮肤、电动骨骼和生物力学设计,实现了“呼吸”“眨眼”等极致真实感,成为国产物理特效技术的一张“新名片”。
建德的文化产业不止于影视产业的红火,更在烟火里扎根:影视创作的热潮未退,城市街区、乡村田野已接过文化的接力棒,让繁荣从产业图景变成触手可及的日常。
作为建德文化地标的严州古城,正以宋韵为笔,在青砖黛瓦间书写着现代文创的生动篇章。2024年,这里完成70余间商铺业态升级,引进青辰记、陆游诗局等12家宋韵文化、非遗、文创类为主的高端业态,4000平方米“瓦子街区”成为网红打卡地。龙年灯球速体育Welcome会、宋潮国风艺术节等活动年接待超 300万人次,央视多次报道;“这礼是严州”伴手礼上线份,让游客把“古城记忆”带回家。
不止于此,建德将文创活动融入街区。街区不再是单纯的商业空间,更成为文化与青年共振的“创意聚场”。不久前,一场融合动漫文化、本土特色与文创活力的盛会“开 FUN!一路向洋 漫创洋溪”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建德同频活动,在建德市洋溪街道江和城激情上演。该活动以“动漫+本土文化+文创”为核心,打造沉浸式人才交流场景。
其中,“遇见17造物集”文创街区作为该活动的核心亮点,首日即上演人才与产业的双向奔赴:首批入驻商圈的合作方举行了入驻签约仪式,涵盖了动漫工作室、文创品牌、网红餐饮等多种业态。未来,这里不仅将汇聚众多文创企业与创意人才,成为展示建德文化魅力与创新活力的全新窗口,更凭借其丰富的业态和年轻化的氛围,让这里成为青年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的筑梦空间。
当城市文创街区用创意链接人才与产业时,建德的乡村也通过文化IP焕发新活力5月30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建德市分会场暨“漫游建德次元之江”建德动漫嘉年华在“浙江省首批未来乡村”的之江村启幕,吸引不少游客提前打卡,更是让山风农场的窑炉面包“火”出圈,售价38元的面包“一包难求”。分会场开幕式在之江村匠心打造的“花田江影”舞台上正式启动,由村民、艺术家、Z世代共同完成的展演,恰是“动漫赋能乡村”的生动注脚。
事实上,在乡村,文化赋能的效应早已向田野间延伸千鹤村的“千鹤乡愁记忆”项目,通过宋韵美学、非遗手工体验,为留守妇女提供就业岗位;大同稻香小镇“三月三”农耕文化节、新叶非遗故事会,让村民在家门口感受文化魅力;“失蜡铸铜”“建德苞茶”等非遗工坊,既传承技艺又带动就业。
从古城的国潮雅集到乡村的非遗工坊,建德的文创活动正以“城乡联动、惠民利民”的模式,让文化不仅是风景,更是老百姓口袋里的“真金白银”。
2024年,建德出台推动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十项举措(以下简称“十项举措”),明确以年代剧、玄幻(科幻)剧为主赛道,“一核多点”布局产业集群:以现代数字影视产业园、千德影视拍摄基地为核心,辐射寿昌影视文化产业镇、梅城古装剧拍摄基地、大同乡村影视基地。为持续支撑影视产业发展,建德构建了“专业服务+政策保障”体系:1717影视产业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从剧组勘景、置景、拍摄到企业咨询、代办、申报等全程护航。规划5年内培育规上企业25家,营收总收入超10亿元。
今年以来,随着《你是迟来的欢喜》等大剧开机,多个剧组的入驻,带动本地消费超2000万元,建德影视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数字影视产业园一期的3个标准影棚、服化道仓库及配套附楼,实现了“开园即投产”,吸引华策集团等头部企业影视剧入驻,并与浙江影视集团、开心麻花影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千德影视拍摄基地聚焦短剧制作,搭建医院、地铁站、银行等9大拍摄球速体育Welcome实景,2024年承接50余个剧组,关联企业营收达3400万元。
更值得期待的是,数字影视产业园二期将建设1.5万平方米全国最大单体无柱影视棚,2026年投用后可满足各类大型剧组需求。
当下,建德影视产业正以“生态为基、内容为王”为路径,通过招引头部资源、建设剧组酒店、打造“影旅融合”项目,加速形成产业集群。例如,与奇门影视合作的“恐龙主题文旅项目”,将影视IP转化为亲子体验活动;招引腾讯S+影视剧《剑来》剧组落地拍摄,建设占地136亩的“仙侠小镇”用于影视剧拍摄及文旅运营,预计带动本地消费超1亿元。
前不久,第十二届浙江电影“凤凰奖”落地建德,200余位电影人打卡新安江、严州古城,单条短视频播放量破400万;陈龙、章龄之等明星通过短视频推介建德文旅,相关线家规上影视企业落户。此外,此次颁奖典礼的承办,更是让建德通过明星采风、红毯仪式等“影视+文旅”联动,实现城市品牌破圈传播。
“我们不仅要招剧组,更要培育建产作品。”建德市文创中心主任刘光星表示。通过设立影视培育基金、与高校合作开设影视班,建德正逐步构建从人才孵化到IP衍生的全产业链生态。
从非遗铜艺带着千年匠心“出海上市”,到影视基地以集群效应“拔节生长”,再到城乡文创如春雨般“浸润肌理”建德文化产业的每一步跨越,都镌刻着“守正创新”的基因。老技艺在现代市场中找到新坐标,新业态在山水间扎根成势,文化的生命力既藏在非遗传承的坚守里,也显在跨界融合的突破中。
展望未来,数字影视产业园二期将为光影产业再添动能,C40+潜水俱乐部项目有望激活“轻极限运动”新场景随着更多IP落地生根、更多业态碰撞融合,全力打造“幸福宜居之城、文旅共富样本”的建德,必将以文化为笔,持续书写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鲜活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