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百科
球速体育:见证公共艺术的新时代丨《公共艺术》2024年合订本上线
杂志创刊于2009年,是中国第一本公共艺术领域专业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入库期刊。创刊以来,《公共艺术》杂志已成为国内公共艺术领域最具影响力和导向性的学术期刊。《公共艺术》杂志兼备学术性、专业性与综合性,以城市景观、生活空间、公共设施、社会参与、文化需求、精神交流领域中公众的审美诉求和人文关怀为主要议题,聚焦全球公共艺术活动,传播公民美学思想,刊布公共艺术研究成果,报道在公共艺术有影响力的热点事件和人物;见证公共艺术的新时代,参与地方重塑,推动公共艺术研究方法、批评话语和理论体系的建构。
封面:曾令香、吴清鹤、刘佳,千家万户,2022,酉阳县花田乡何家岩村,图片来自曾令香
公共艺术运作机制是在公共艺术实践中保障项目良好运行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虽然它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和公共艺术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对于公共艺术运作机制的研究和探讨较少。
在2024首期中,本刊聚焦国内外公共艺术的运作机制建设,邀请了具有长期公共艺术实践经验的学者和专家撰稿,共同探讨公共艺术运作机制的建设及其问题。希望能够为实践者提供一些关于公共艺术项目运作和品牌运营方面的有价值的参考,也希望能够引发大家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与反思,共同推进公共艺术可持续的运作机制的探讨和研究。
封面:“左滩·村书计划”共创活动,图片来自广州美术学院美育人才种子计划项目组
随着我国公众整体素质的普遍提高以及公众参与度的不断提升,社会美育在新时代蓬勃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与挑战。本期专题试图探讨“公共艺术视野下的社会美育实践与发展”,邀请了从事社会美育研究和实践的专家学者,从公共艺术的视角分享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共同探索国内社会美育与公共艺术结合的多元创新发展的途径。
本期聚焦社会美育,我们希望借助乡村美育、社区美育、儿童美育以及高校服务社会、新文科建设、非遗传承等多角度视野,启发思考与对话,探讨国内近年来的社会美育实践对建设社会公共文化、塑造人文精神、实现审美教育、提升公民素养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封面:李豪,盛放——花火计划,互动装置,2021,四川大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普格县特尔果中心校
情感,作为人类经验的核心组成部分,不仅塑造了个体的内心世界,也在公共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艺术,作为情感表达的重要媒介,其与情感的互动关系值得我们从学术的角度进行深入挖掘和前瞻性思考。本期专题聚焦“公共情感”,邀请四川美术学院周彦华教授共同策划,汇集了一批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果,涵盖了美学、社会学、艺术学、文化球速体育官方入口研究等多个领域,旨在从情动理论和实证研究出发,探讨情感如何超越个体层面,在公共领域中被激发、体验、传达并影响社会行为,以及“情动”作为一种方法在各种艺术媒介中的运用,而艺术如何作为情感的载体,促进公众情感的共鸣和表达。
我们关注情感在公共领域中的表达与交流,着眼于情感与艺术实践的互动,因为情感不仅是个体经验,也是社会连接的纽带。期待本期专题能够激发学术界对公共情感议题的深入思考,推动情感研究的学术发展,为公共艺术与情感的互动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策略,开辟公共艺术研究的新方向。我们相信,通过跨学科的对话和合作,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情感在当球速体育官方入口代社会中的复杂角色,并进一步探索公共艺术在促进情感交流和社会进步中的可能性。
“社会设计”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社会设计与公共艺术有很多共通之处,在思维模式上都试图探索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艺术的社会价值;在目的和意义上都是用艺术、创意设计的方式来探索解决社会问题,为社会发展赋能:在方式上都有着多元自手段和途径。近年来、公共艺术的研究与实践一直试图探索新的路径与方式。所以本期专题聚焦“社会设计”,邀请设计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来分享社会设计的研究方法、实践经验,试图为公共艺术领域带来新的研究视角和思维方式,为拓宽视野、创新发展以及寻求跨领域合作带来更多可能性。
/2024-1-16新时代乡村公共艺术的“四性”及方法论:以重庆酉阳“人民美术讲习所”为例/
/2024-1-38以展为媒,拓展艺术的公共精神:欧洲宣言展的价值观及其运作机制/
/2024-1-56公共艺术的可持续运营机制研究:以札幌市莫埃来沼公园为例/
/2024-1-63从“无墙”到“无界”:社区美育实践的起点、策略和路径/
/2024-2-6交织、分野与弥合:以公共艺术为媒介的社会美育模式建构/
/2024-2-40手作非遗、文创经济与社会美育:以上海草编文创馆为例/
/2024-3-26技术图像的踪迹:中国科幻电影情动经济的美学政治表达/
/2024-1-71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现状与反思:基于浙江省宁海县千名干部群众的调研分析/
/2024-1-77“欧洲文化之都”运营模式研究:以瓦莱塔2018为例/
/2024-1-83“游击”与“阵地”:参与式艺术进入“附近”的两种模式及其相互关系/
/2024-3-57意大利“2%艺术法”对公共艺术品质和艺术家权益的双重影响/
/2024-3-65艺术与情感的公共对话:“过一种情动主义的生活——公共情感中的艺术与文化”学术论坛综述/
/2024-4-42地方重塑与艺术创新:国际公共艺术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研讨会综述/
用公益推动乡村儿童美育:北京新艺动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联合创始人兼理事长龚瑜访谈/
/2024-2-100基于阿德勒“社会兴趣”理论的儿童参与式艺术研究与实践/
/2024-2-106食物、摄影机与情感联结:一种社会参与式艺术的实践/
/2024-3-82从旧工业区到城市文化创意空间:合柴1972文创园的更新改造/
/2024-3-101公共雕塑建设的“上海新模式”:从“黄浦江滨江雕塑艺术展”谈起/
/2024-4-67社区化的空间转向:多元语境下城市公共空间的衍变与再生/
/2024-4-90公共艺术在城市更新中的核心作用:以伦敦国王十字地区重建计划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