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百科
陈湘波:血脉中的中华情怀——“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港澳台、海外华人作品展”述评
“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港澳台、海外华人作品展”在深圳美术馆开幕。展览中的作品展现了港澳台及海外华人美术家在跨文化融合与创新方面的卓越成就,展现了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传达了他们对新时代的理解与回应,体现出流淌于血脉中的中华情怀。
2024年8月20日,“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港澳台、海外华人作品展”在深圳美术馆开幕。展览共收到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600余位艺术家的1044件投稿作品,最终入选作品293件,其中进京作品40件。此次展览是本届全国美展最后一个分展区展览,是分展区展览的压轴戏,具有重要意义。
自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开始,全国美展特别增设港澳台、海外华人作品展区,旨在加强与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人之间的艺术交流和相关艺术成果展示,至今已举办5届。全国美展设立港澳台、海外华人作品展区,不仅是为了加强与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人美术家的艺术交流、展示他们的优秀创作成果,更是为了架起全球华人艺术与情感交流的桥梁。本届美展,广东省一举承办包括中国画作品展和港澳台、海外华人作品展在内的“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两个分展,不仅彰显了其作为经济强省在文化艺术领域的深厚底蕴,更通过“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港澳台、海外华人作品展”落地深圳,展现了粤港澳大湾区格局下的深圳文化实力和城市竞争力,有力推动了深圳美术发展迈向新台阶。
展览筹备期间,深圳展区组委会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市文联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有序地推进各项工作,在组织创作,学术引领、宣推增效等方面协同合作,呈现出开放、融合、多元、跨界的格局,特别是香港中联办、澳门中联办及各相关驻外机构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港澳台及海外各地区美术团体与美术家们都积极参与,使得本次展览无论是投稿数量还是作品质量较比上一届都有了新的突破。这些展览作品都是港澳台及海外华人美术家的最新创作成果,从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港澳台及海外华人美术发展的整体风貌和艺术水准。
港澳台及海外华人艺术家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貌和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成为此次展览的亮点。
香港美术在继承岭南文化长期以来形成的经世致用、开放进取精神的基础上,于中西艺术的交融碰撞中寻求沟通与认同,实现了艺术理念和形式上的重构。本届展览,香港特别行政区共入选包含中国画、油画、雕塑等作品84件,含进京作品10件。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艺术家的很多作品表现了回归后香港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进步,以及香港的民俗、风光,流露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潘跃辉的油画作品《香江明天会更好》,不仅捕捉了维多利亚港在暮色中的迷人景致,更以粗犷写意的笔触和丰富温柔的情感,寄托了对香港未来的无限憧憬与美好祝愿。作品通过对维多利亚港迷人景致的赞美,表达了对香港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香港“90后”青年艺术家赵绮婷的作品《狮子山下的璀璨》在香港城市空间和时空瞬间中撷取灵光,表现出香港年轻一代艺术家在数字时代语境下新的审美追求和探索。
澳门美术球速体育网站以其独特的中西文化交融、鲜明的地域特色,以及传承与创新并存等特点而备受关注。本届展览澳门特别行政区入选作品67件,含进京作品9件。澳门参展作者中涌现出很多中青年艺术家,作品既有对澳门市井生活的人文关怀,也有对生态环境和历史变迁的深入思考。刘平的漆画作品《大三巴印象》描绘了澳门城市风貌与民俗文化的独特韵味,展现了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个性化探索与地域文化的深刻共鸣。郑敏的中国画作品《澳门新姿》则以传统水墨为媒介,创新性地捕捉了澳门现代化进程中的新面貌,在题材与表现手法上实现了对澳门城市变迁的艺术诠释,强化了地域文化的视觉表达,多维度地展现了澳门的多彩生活与深厚文化底蕴。此外,如梁达鸿的雕塑《东风再起时》与吴省奇的《旋起》都巧妙地融合了多种媒介材料,以观念性为核心,通过精心的构思与精湛的技艺,传达出深刻的寓意与哲理思考。
中国台湾地区美术在中西融合中寻找自我定位,并努力探索着现代中国绘画的路径。本届展览台湾地区入选作品67件,含进京作品10件。展览的作品重点描绘了台湾的人文风情与秀丽景色,传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人文情怀,体现了当今的文化风尚和审美趣味。林洪钱的中国画作品《中国崛起·飞跃新时代》,借用传统“鲤鱼跃龙门”的形象,表达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寓意。画面在构图上突破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展现了中国画在当代语境下的创新性表达形式。黄湘詅的中国画作品《三峡秋景》则以传统的笔墨表现了奇秀壮丽、鬼斧神工的三峡风貌,充分表现出三峡瑰丽壮美的秋色,寄托着作者对祖国秀丽山河的喜爱和眷恋,更表达了台湾民众的爱国怀乡之情。
新时代以来,海外华人美术家将个人的艺术实践与新时代的祖国命运紧密相连。他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卓越的才华,不仅在国际艺术市场上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也为推动中西艺术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做出了积极贡献。此次展览中,海外华人入选作品共83件,含进京展作品11件。此次展览中许多作品表达了思乡与叶落归根的主题。这些作品,或细腻描绘故乡的山水风光,寄托对祖国的无限眷恋;或深刻探讨身份认同与文化归属,展现出艺术家在异国他乡的情感归宿。源于对故土的深情与对历史的责任感,旅美雕塑家张树国历时3年精心创作了雕塑作品《东江纵队营救文化人》,作品以震撼人心的场景,生动再现了惊心动魄的历史瞬间,体现了创作者对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南粤大地东江纵队英勇事迹的深刻理解和艺术表达。这也是他时隔20余年再次参与全国美展。
港澳台及海外华人艺术家的作品不仅展现了跨文化融合与创新的艺术风貌,更具有当代和不同地域的文化艺术特色,传达了流淌于血脉中的中华情怀。他们通过笔墨的挥洒、色彩的交织,不断探索艺术表现的多样性,在色彩、材料和观念的应用上大胆创新,在传承中华文明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并融合当代视觉元素,不断拓展艺术的表现边界,创造出既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又不失国际视野的艺术佳作。这些作品不仅让观众在欣赏多元艺术之美的同时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更传递了艺术家们对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深刻理解、思考与回应。
同时,展览展示了港澳台及海外华人美术的整体风貌和艺术水准,让人们看到了中华文化在全球不同地区的传承和发展,以及在与西方文化交流融合中展现出的独特魅力。港澳台及海外华人艺术家身处不同的文化环境,面临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但在艺术创作中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的根脉,不断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融入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元素,创作出具有时代感和创新性的艺术作品,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他们在异国他乡追寻艺术真谛的决心与非凡的毅力,也表达了丰富多样的视觉文化意义和价值,这种文化自信不仅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更体现在他们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上。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他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在国际艺术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港澳台、海外华人作品展”丰富了全国美展的文化内涵,也促进了全球文化的多元共生。这是一次多元艺术交流的盛会,更是一次中华文化自信的展示。他们共同推动了全球美术事业的发展,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了贡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网络暴力、谣言和虚假有害信息举报)电话:监督及意见反馈邮箱